//基隆//
《最感動的一幅圖畫》
基隆是壹灣最北面的都市,也是我行程的最後一站。這二十二天的故事並沒有減低我想繼續探索更多故事的好奇心,因此我放低背包在飯店櫃檯後,便急不及待搭公車到正濱魚港。除了想看看漁港和彩色街屋外,另一個主因就是來探訪我的朋友凱迪。四年前,也就是我上一次踏足台灣的那一次,我開始對茶藝有興趣,因此我在松山文創園區裡隨心找了一間茶店品茶,而他就是當時的店長。剛好那時侯並沒有其他顧客,因此我一邊品茶,一邊不恥下問有關茶藝的知識。他非常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甚至邀請我第二天再來店裡,跟我解釋不同種類的茶的特性和製法、也得知原來台灣茶有一到二十四的號碼。每一門手藝都需要一個起點,有時候這個起點感覺良好的話確實也會影響到未來對於這們藝術的熱誠和投入程度,而我非常感恩在茶藝這條路上的起點認識了這位朋友。這個小小的緣份讓我在教學的路上會多提點自己除了教授正確的知識和技術之外,學生有時候更需要的是一種理解和陪伴。正因為這個短短的緣份來得非常深刻,令我即使在這四年間沒有經常與他聯絡,仍然很想再跟這位朋友相見。他之前在台南做自己的香草品牌,現在則回到基隆的「魚刺人雞蛋糕咖啡館」做店長。這間小小的店正是彩色街屋的其中一間屋,我坐在靠近窗台的位置,一邊吃著提拉米蘇口味的雞蛋糕、一邊喝著台灣的紅茶、一邊看著漁港,實在非常寫意。稍為跟凱迪打過招呼,並相約了隔天吃個晚餐,我便離開店舖繼續我的行程。
今天在基隆的天氣雖未至於陽光普照,但也終於不像宜蘭般每天的烏雲密佈,因此能夠吹著海風隨心漫步。由正濱海港開始一路走,過了「和平橋」後再走大約十五分鐘,便能夠到達「和平島地質公園」。這個地質公園被冠以世界級之名,園內的「阿拉寶灣」秘境更被外媒評選為「全球21個最美日出觀景點」之一。因長期風化侵蝕與浪濤衝擊,令岸邊形成很多獨特的地質地貌和林立的異石,例如「千疊敷」和「萬人堆」等等。
我獨自看著海浪不斷拍打岩石,翻起一道道白浪花;同時聆聽著每一下獨一無二的聲音,享受著與海洋相處的寧靜時光。一路在環山步道走走停停,嘗試欣賞不同角度和距離的海浪和岩石之間的互動。我問自己,為何我喜歡聽海浪聲?原來有時候突然問自己這樣的一個問題,的確會殺自己一個措手不及。我嘗試放鬆、感受、並從中找到答案——自由。這是我腦海浮現出來的第一個字。海浪彷彿是天與海的結晶品,每一日的海浪都不同,時而含蓄、時而凶猛。當你閉眼聽著當日的海浪聲,或多或少都能夠想像到此時此刻的氣候和海的形態。我們能夠衝浪、滑浪、甚至揚帆出海乘風破浪,但浪就是浪,浪是捉不住的;當你捉住了浪,它就從此變成水。所以海浪聲是一種自由的吶喊,沒有人能夠命令它咆哮抑或沉默。
在過去十年我非常投入於教學工作、也喜愛與別人有深入的交流,但其實對我而言說話是一件要付出精力的事情,情況就好像超人並不能使用太多次必殺技一樣,我說話的時間也有限額的。而在最親密的朋友面前,最珍貴的是即使大家保持沉默也並不會尷尬。即使是傾向外向的朋友,也會理解我並不會對於他們滔滔不絕的情感抒發給予同等能量的回應,這並不代表我沒有用心聆聽,而是單純地我比較寡言。就好像我此刻和海的關係一樣,海在翻騰,而我很平靜,大家互相尊重彼此的狀態,同時欣賞對方作為一個個體的特質。在我的定義裡,這就是愛。
在享受了一個如此澎湃卻寧靜的下午後,我入住酒店並稍為整理一下,便再次進入喧鬧的人群內用餐。位於基隆市中心的廟口夜市面積不大,檔口卻非常集中,兩整排肩並肩的檔口售賣不同的美食。由於今天只吃了肉鬆蛋餅做早餐以及魚刺人的雞蛋糕,因此我的戰鬥力比平常稍為高企。雞捲、雞絲飯、一口香腸、什錦咖喱麵、最後用一件提拉米蘇和一杯巴拿馬的手沖咖啡作為完結。
凱迪相約我第二天在「八斗子」那邊吃晚餐,因此我決定睡醒後直接坐大概四十分鐘客運到八斗子探索。八斗子的「望幽谷」在旅程開始之前就已經放在我的清單內,但由於它距離基隆市比較遠,因此一開始是打算下一次才去,但現在剛好讓我再多一個前往的理由。在八斗子下車後,我先在車站附近的「六石麵」吃了一碗排骨麵,並且到「Ko桑咖啡館」喝一杯咖啡提神,才開始走上步道。由車站開始走到望幽谷其實只是頂多三十分鐘的路程,整段路程算是很容易完成。一直往上走到「六五高地」後,往後向下走就能夠到達望幽谷。到達六五高地時,雲還是相對的多,但望到天空開始泛藍,並且能夠再一次吹著海風,其實我已經覺得自己很幸運。但誰知道當我開始踏上望幽谷濱海步道後,天色竟愈漸晴朗,我站在「濶天亭」,一眼飽覽著大海、藍天白雲、和翠線的山丘拼湊而成的圖畫,不由自主地感動得眼泛一滴淚。我深呼吸、嘗試用心享受這個大自然送給我的禮物。
除了用肉眼感受,我當然也不忘拿起相機影下一幅又一幅的照片。習慣獨遊的我,連拍照也習慣靠自己完成。我四眼張望尋找一個適合擺放相機的位置,調較好角度和光線,便用十秒的倒數時間跑到合適的位置。第一張偏了,便再來一張。第二張角度很好,但眼晴剛好合上。當你幾經嘗試終於為自己拍到一張好看的照片,那份滿足感除了來自一個美好的結果外,也同樣來自那個為自己留影而跑了一遍又一遍的過程。照片是停頓的,但同時是流動的,就好像當我往後再看這一張照片時,我的腦海便能夠穿梭時空,重新播放一次我這天在望幽谷所經歷的種種事情和感受。
在望幽谷逗留了大概一小時後,我開始下山,並從八斗子的西面走到東面,到達了「潮境公園」。在潮境公園的旁邊是智能海洋館,而智能海洋館四樓則由幾間餐飲品牌進駐。我坐在「咖央 Cafe Jia Song」裡飲著咖啡、眺望著八斗子的海景,並急不及待把剛才的感受都寫下來。相信你看了這十篇的遊記應該都會認同我是一個對很多事情都很敏感的人,很多感受和想法都會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中不斷湧現。此時我腦海浮起一句非常老套的話——「生活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有時候我們會被一些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或意外所引發的情緒佔據了腦海。「今日我行街無端端畀人撞」、「班機突然Delay成個鐘」、「又會今日先黎落雨」等等,生活中總有千百種事情能夠讓我們不快。有情緒固然乃人之常情,但那些情緒影響我們的程度則是我們能夠控制,而透過文宇或音樂抒發和紀錄則是我自己很喜愛的一個方法去發掘並細味到生活中更多值得感恩的事情而變得更快樂。簡單一點來說,就是除了要學懂接受人生那無常的八九外,同時間不要忘記用心發掘那美好的一二,或許你會發現生活會過得稍為快樂一點。
接近黃昏時間,我從八斗子的東面走回到西面,與凱迪吃晚餐。他選了一間熱炒店,並一盡地主之誼點了一些他推薦的小菜。我們兩個人吃了九道小菜,過程中一邊吃、一邊了解大家這些年的近況。短短一個多小時實在沒有辦法聆聽這些年來所有的故事,但我依然非常珍惜這一次短短的相聚。小時候會在紀念冊上寫「友誼永固」,長大後才體會到世界每一天在改變,人也如是。這一刻的知己,難保一年後不會成為陌生人;而即使大家都一直經營這段關係,也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能夠長命百歲。所以,比起追求久固,單單能夠相聚這回事本身已經值得我們快樂。我跟他說,如果最後這本書真的能夠順利出版,我一定會親自拿一本去基隆送給他。這個承諾何時實現、能否實現也是未知知數,但至少我會抱著這份期盼迎接下一次再相遇的機會。
吃完飯發現時間還早,我突然想起前一天在基隆市中心、海洋廣場附近「見書店」看到一個音樂會的預告,剛好就是今天晚上。因此我拜托凱迪把我載到書店附近,看看音樂會還有沒有位。進店以後聽到樓上有人說話,店員告訴我音樂會剛開始,我點一杯飲料後就可以上樓隨便找個座位。就這樣的緣份,我聽到了這場音樂會,也認識了這一隊樂隊——「你太白了,去曬黑」。他們是來自恆春的組合,雖然三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是從小在恒春長大,但三個人經過各自的經歷後也心屬恆春,也因此組成了樂隊並分享很多來自恆春的故事。事後才知道他們這一場是講唱會,因此他們有很多說話的部份,希望透過分享他們的成長和音樂背後的故事讓聽眾更加了解他們的作品。雖然我不懂台語,但他們的音樂卻感動到我,而且是一種非常溫暖的觸動。對我來說好的作品並不只能單憑抒發情緒而創造出來,感覺只是一個起點,而接下來的是用理性和耐性把感覺翻譯成觀眾能夠理解的語言,才能讓觀眾產生良好的感受。他們由恆春民謠深深影響,而他們透過這些作品讓我對從來沒有接觸到、甚至沒有機會認識到的民謠多了一份認識和感覺,甚至令我聯想起兒時的兒歌而產生共鳴。這一個突如其來的晚上,為這一站、也是最後一站的行程,劃上了一個很完美的句號。
「就算時間經過 依舊故我
只要使個眼色從不用說」
在回去飯店的路程中,我聽著「你太白了,去曬黑」過往的這首《屬於我們的默契》,回想起很多這趟旅程所遇見的人,也想起了我在香港一個又一個最重視的人的面孔。第一次去台灣是16年前,而這16年來我踏足台灣總共二十一次,每一次的旅程除了看到了美麗的人和風景外,也在見證著自己長大。
「長大並不可怕,遺忘才是」(節錄自《小王子》)
我覺得旅遊能夠讓我們從世界各地的故事當中,再一次有機會思考生活的本質、甚至生命的意義,好讓我們不要遺忘、遺忘如何快樂、遺忘如何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