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
《尋找陌生的自己》
四年多前,我因為去阿里山而曾經踏足嘉義,其實這一次計劃行程時心裡一直十五十六在想要不要再前往阿里山,但最後還是決定不要讓行程太匆忙而只逗留在嘉義市。我今次在嘉義的住宿位於「檜意森活村」附近,所以我乘坐早上的火車由彰化前往嘉義後,便決定前往森活村附近流連。「檜意森活村」內所保留的29棟日式木造宿舍群,也是日治時代所留下來的產物,經過修復工程就變成了台灣第一個以森林為主題的文創園區。我在「打貓咖啡」裡整理在彰化發生的故事,希望在探索嘉義之前好好把彰化的旅程都好好消化。我是一個很敏感的人,很小的事都會讓我有大量的感受和思考,我喜歡這個部份的自己讓我能感受生活的百味,亦讓我容易投入於創作,但同時它們也會很快把我腦內的記憶卡填滿,可能正因如此我比其他人需要多一點的獨處時間,來把這些海量的碎片變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檔案,否則我大概無法再承載更多的資訊,然後就會啟動自閉模式,對世事不聞不問(大概內向的人都是這樣運作吧)。
回到民宿稍為休息了一陣子後,我走了十五分鐘的路去了一間地道的火雞肉飯店「桃城三禾火雞肉飯」。我之所以稱之為地道,是因為這間店是由一個嘉義的在地人推薦。在我離開鹿港,準備前往嘉義之前,我再一次吃一份我很喜歡的蛋餅,而正當我和老闆娘在談話,告訴她我即將去嘉義時,有一位男客人突然插話,表示自己正是嘉義人,剛好來到鹿港參加朋友的婚宴。他告訴我這間店只有本地人懂得去吃(現在我稍為把它發揚光大了),因此即使這間店離民宿並不算非常近,我也相信它值得朝聖。而事實上這碗小小的火雞肉飯裡,雞油的香味完全融入了米飯中,真的讓人可以一碗接一碗。我們每一天都會做很多大大小小的決定,而這些決定都會讓我們的未來有所不同,就像「一秒拳王」的對白一樣——「每個選擇,都可以創造另一個平行時空」。如果我沒有開口跟老闆娘說話,我就應該不會知道這間店的存在。有時候我們並不會知道每一個當下到底會對於未來泛起多大的漣漪,有時候人生一些重大的抉擇也可能只因為某一個人的某一句話或所做的一件小事,而植下了這顆有朝一日發芽的種子。我們無法完全準確地預測每一件事情的好與壞,所以到頭下活在當下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當下必然會快樂,而是好好把握這個當下是一個最好的態度讓我們往後的人生更快樂,這也是我在清邁禪修後所深深領會的事情。
晚飯過後我回到民宿稍作休息後,便拿著iPad前往一間開到凌晨的咖啡廳「IN COFFEE」。它除了咖啡外,也有果汁、茶、和酒類提供。我抱著一顆「寫不完彰化的文章就不準離開」的決心,點了一杯汽泡果汁就開始埋頭創作。可能是因為要在晚上找得到非酒吧而可以放鬆聯誼或工作的地方並不多,所以店內一直人來人往。店裡有小貓幾隻為每一個深夜來工作、或者是來談心的朋水或情侶帶來一點喵喵聲的情調。喝著飲料、聽著音樂、埋首創作、偶爾擼擼貓,就這樣渡過一個平凡、卻滿足的晚上。
緊接下來的這天是星期一,也是台灣「最無聊」的日子,因為有很多地方,不論是一些文創園區、藝術館、或者是餐廳都會定星期一為「公休」日,作為星期六日拼搏後的奬勵。當然也有一些地方是因為一例一休的政策而被逼休息,而我以前也是一個很怕被逼休息的人,如果突然之間給我一天假期,我會變得無所事事,而今天正是如此。早上起床後去了附近吃個蛋餅就回去休息,過了一陣子我又去了一間日式裝潢的咖啡店喝咖啡看書,然後又回去小睡片刻。到我下定決心要去蘭潭步道走走和看看風景時,在搭客運的路途中卻發現天色開始變黑,所以我果斷地下了車,進入了「CHU cafe」先坐下來觀察情況。果然,過了大概五分鐘之後就開始下起了傾盆大雨,所以我也只可以拿起手機開始寫作,一邊等待雨下完,一邊感受著等待著雨下完的心情。
我看著咖啡廳𥚃牆上密密麻麻的電影海報,發現有好多電影我都從來沒有看過,雖然我喜歡聽音樂、看書、看電影,但其實我所接觸到的也永遠只會是整個範疇𥚃的冰山一角;其實旅行也一樣,雖然我是環島遊,能夠用二十五天遊覽十個城市也已經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但其實我所接觸的地方也只是台灣的其中一小片角落。世界很大而人很渺小,某程度上當我們經歷得愈多,其實就會發現自己懂得的愈小。如果我們把人生的基礎建立在這些所謂的成就上,到頭來可能只會被一個又一個稱為無力感的巨浪吞噬。而相比結果,過程則是一件更實在的事情,正如我無法去蘭潭拍美景看似是一種不幸,但我卻得到了一個發呆和耍廢的時光(雖然嚴格來說我也沒有完全耍廢)。
我看著我旁邊的海報正是我近年最喜歡的電影之一——「Drive My Car」。我心血來潮立即拿出耳機,播放著我近年很喜愛的日本作曲家 Hideyuki Hashimoto 的作品,幻想自己此刻身處的並不是台灣,而是日本。我發現,我最喜愛的藝術作品,不論是久石讓和坂本龍一的音樂、村上春樹和東野圭吾的小說、還是宮崎駿的動畫,差不多全部都是日本藝術家所創作 (除了《小王子》是法國作家之外)。要歸納出一個原因,我想是我喜歡他們的作品𥚃有「空間」,所謂的空間是創作者一方面透過作品傳遞訊息和感受,另一方面容讓你有思考和感受的空間,也就是「留白」的概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念,堅信自己的價值觀固然是重要,但懂得聆聽和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也很重要。不論做人,還是做藝術家,我們都必須要學懂真正了解自己,因為當我們足夠了解自己,並不需要再容讓別人定義和動搖我們的價值時,我們也會更懂得尊重其他人的一字一句。我希望自己繼續努力成為一個有空間的人,同時也在我的音樂、文字、或是照片𥚃,創造出這個內心能夠看得見的空間。
最後等到黃昏時分,雨還是下個不停,所以我也啟程回到民宿。放下相機後我便隨意到附近吃個現炒,然後在自助洗衣店裡洗一下衣服,一邊看書一邊等待這一晚的結束。不出所料,這份斷斷續續下著雨的天氣一直延續到第三天,所以我的行程也只是去了市立美術館、還有一些我標記了的咖啡店看書和寫作,像「木商珈琲」、「奇喚咖啡」等。或者有人會覺得看書和寫作在家裡做也一樣,為甚麼非要在旅行途中在咖啡廳渡過幾個小時,但我認為每個地方和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能量, 我的心情會伴隨著每間咖啡裝潢的不同、人流的多少、咖啡的品質等等而改變,而透過這些變化我會發掘到更多微細的感受和想法。可能我在這裡因為某件家具或者某個顧客所說的話而想起某段我以為遺忘了的回憶、然後下一個空間的設計概念又可能讓我對建立自己的藝文空間有一些新的想法、這樣累積起來我們自然會擁有愈來愈多生活的素材。
其實我覺得廣義一點來說旅行也是這樣的一回事,概括來說我們去不同的國家也是圍繞著衣食住行,但為何許多旅人喜歡發掘不同的地方也是希望去細味那些大大小小的差異,不論是大自然景色還是文化的差異,都會令我們認識到世界上更多陌生的人和事、和那個陌生的自己。有很多人一開始也對獨遊有一些恐懼,但嘗試過一次之後就「返唔到轉頭」,因為那份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時間是平常生活裡所缺少的,在這段過程裡我們也能夠認識自己更多。前陣子我才聽我一位朋友分享到他自己一個人去日本旅行的感受,他說他在旅程途中發現自己比自己想像中來得感性,畢竟香港是一個追求效率的城市、在密密麻麻的工作下,還經常把感受掛在口邊好像不夠明智和成熟,久而久之我們會忘記了某一個部份的自己。而透過旅行,我們能夠在世界各地把那個遺失的自己都找回來。
而且,獨遊另一個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創造出不一樣的故事,像我在「她的咖啡」裡點了一杯冰滴咖啡和一件Tiramisu,打算在晚飯之前再好好的整理一下當天的感受。我很喜歡這間咖啡店懷舊的裝潢,特別是它每一件家具都不一樣,讓我覺得很有家的感覺。我坐在店較為裡面的一個空間創作,過了不久開始聽到外面有幾個女生交談的聲音,我就突然想到,不如問問她們附近有甚麼又地道又好吃的餐廳。她們很親切、而且很認真的討論到底有甚麼值得推薦,在她們為我推薦了一件切仔麵店後我就回到自己的座位繼續創作。過了不久,其中一個女生走進來——
「你要不要一起去吃,反正我們也很久沒有吃。」
「好啊。」
就這樣,原本一個人的晚上就變成一行四人的晚餐。她們很熱切地介紹了嘉義、高雄還有台南的一些美食跟景點,而隨之我們也開始分享一些自己的事情。她們分別叫做酥酥、哈比跟屁王。屁王是咖啡店的老闆,而酥酥跟哈比就是常客,酥酥是自由身的攝影師,而哈比則是心理學的研究生。她們的專長剛好都是我很有興趣的範疇,所以我們的交談之間都不會存在尷尬的氣氛。晚餐過後老闆先回去繼續開店,而剩下的我們就繼續去吃豆漿豆花。酥酥是嘉義人,而哈比只是剛好在這裡實習所以在這裡住一陣子。她們說嘉義是一個非常小,卻很有人情味的地方,基本上會跑咖啡店的人都會認識彼此。我是一個很怕群體聚會的人,可以選擇的話我都不會出席多過四個人的聚會,但偶爾像今天晚上能夠認識彼此、好好聊天,的確變成我獨遊期間值得珍而重之的回憶。
雖然這三天在嘉義沒有看到壯觀的景色,卻帶走了一些細膩和溫暖的故事,也尋找了一小部份陌生的自己。
下一站,也是我最期待的一站——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