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

《我們都要像貓一樣生活》

  來到旅程的第九站——宜蘭,這兩天碰巧是國慶連假,因此很多店舖也關門,冷清的程度比起上星期中秋節過後的星期一更甚,而抬頭望到烏雲密佈也讓我沒有意慾到郊外走走。在入住民宿之前,我在附近的「Riparo BD Coffee」喝一杯巴拿馬的手沖咖啡、並開始寫明信片。其實由我上年旅居生活開始,我每到一個國家便會寫一次明信片給我名單上的朋友,從澳洲開始,接著是日本、柬埔寨、泰國,再到台灣。這份名單上的大約十五個名字都是我最重視的朋友和老師。我是一個非常不喜歡派對和聚會的人;反之我很喜歡一對一的交流,我喜歡兩個人之間坦誠地交流,沒有身份、沒有高低,就只是單純地享受和另一個人連結的時光,兩個人之間建立了許多回憶,同時互相見證和承托著對方的每一個高山低谷。亦因如此,即使我到處旅居,卻鮮有孤單和寂寞的感覺,因為我知道我生命中有著這一班人願意隨時聆聽我的故事,而同時他們亦相信我不論身在何方仍然會支持著他們。曾經有人問過我人生最自豪的是甚麼,我每一次的答案都一樣——我很自豪我擁有這樣充滿愛的一個圈子。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有些人需要在群體生活中獲取能量;而比起深入的交流,有些人則喜歡一班人狂歡來忘記日常生活中的煩惱。這些傾向沒有對錯,但最重要是我們找到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圈子。昨天剛好有一個學生找我傾訴,分享自己的苦惱。她一方面清楚自己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並不喜歡社交和缺乏營養的閒談;但同時她覺得自己作為想在音樂圈子發展的人,好像必須要擴闊自己的圈子來獲得更多機會。正所謂物以類聚,我當然理解她的苦惱,因為這也是以前的我所經歷過的掙扎。作為過來人,我當然鼓勵她嘗試活得自在,但同時間我亦跟她說,有些掙扎就是需要自己經歷一次、甚至十次、二十次,才會學懂如何鼓起勇氣做自己。以前我會不斷逼自己多去聚會,總之人脈愈廣愈好,但隨著時間過去,我發現到自己很疲累,疲累在於我沒有足夠的時間讓自己做一個舒服的自己。或者有人會說大人就是這樣的一回事,要成功這就是必經之路,我明白到每個行業也有不一樣的運作因此我不會完全否定這些說法,但同時間我相信除了成功之外,生活得舒服自在也是快樂的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環。哪怕每天只有一小時,或者一個月裡只有幾日空閒時間,也要嘗試用自在的方式好好生活。

  我所住的民宿是位於距離宜蘭火車站只有大約十五分鐘步程的舊城北路,那裡美食林立,小籠包、肉羹、水餃、豆花...统统都能夠找到,而我則在「金澤魯肉飯」吃了一頓豐富的午餐,再到十步之遙的「邂逅街」吃杯雪糕。適逢假期和天氣欠佳,市內能夠逛的不多,因此過了不久我又進入了一間咖啡店「之間;」寫作,等到店關了、肚子餓了便吃個晚飯、再吃碗豆花。不穩定的天氣延續到第二天,本身想到「壯圍沙丘」看看海,現在決定還是只在市內走走、到咖啡店寫作。坦白說是有一點無聊,但同時我明白世界並不會因為你旅行而保證每一天都風和日麗,但我們還是能夠決定抱著甚麼心態來渡過今日的生活。到底是抱怨「天氣不似預期」,還是「仍懷著一顆謙卑來面對不安的天氣」,那就是我們的選擇。

「你就好啦,咁有錢環遊世界。」這是我聽過不止一次的說話。

「如果我真係咁有錢,我就唔洗工作假期、我直接假期啦。」每一次我都用輕鬆的語氣這樣回應。

  我並不是富二代,因此不論是到澳洲工作假期、接一些香港的網上工作、還是偶爾回到香港表演等等,我還是有現實上的考量,而事實上這一年的生活也的確遠不及在香港穩定。但經過這幾年的事情讓我切實地感受到原來生命真的很有限,所以我寧願在不安裡飄浮並欣賞沿途風景、也不願只停留在避風港裡生存。以前的我或許會很想別人認同我、甚至讚賞我,來讓我肯定自己沒有做錯決定;但經歷多了,就發現當我們學懂接納並肯定自己,就會漸漸地發現並不需要再由別人來肯定自己的人生和價值。所以我把這些想法寫下,只是剛好我在這一個時刻所遇到的事而讓我有這些反思,並不是要灌輸甚麼人生哲理,畢竟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的,而生活也確實有千百種面向和方式。但如果這些文字剛好讓你有共鳴而從中獲得一點力量,那就是一種緣份,也讓彼此明白到我們從來不是孤單一人,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些人明白你。

  在誠品看了大概半個小時的書,參考一下其他旅遊札記的文字風格和排版後,我走到離舊城北路很近的「鳴草咖啡」喝咖啡。在彰化所喝到的台東豆子太難忘,所以當我看到它的小牌子上有阿里山出產的豆子,就毫不猶豫點了這一款手沖。一個人坐在吧枱的最左邊喝咖啡,旁邊是一隻貓睡在椅子上、再旁邊還有一對情侶、一個也在工作的顧客、以及老闆們和他們的小孩。我伸手摸貓貓,牠不會反抗,但也同樣不會主動討摸。要講到懂得獨處的佼佼者,應該非貓莫屬。我們會稱養貓的人為貓奴,大概是因為我們服侍自己的貓,但牠不一樣會回饋自己,因此我們標籤自己做奴才,來突顯那種不平等的關係。丹麥長期駐於全球最快樂國家的榜首,要活得快樂有多方面因素配合,但其中一樣我曾經在節目裡看過的就是丹麥人並不會主動跟人打招呼或總是熱情待人,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河水不犯井水」。像台灣、日本和泰國都是出名有人情味的地方或許會覺得這是沒有禮貌的表現,但值得我們稍為思考的是到底以禮相待除了固之然是一種美德外,其背後會否也是一種文化壓力,即使再累再傷心也不能夠展現在人面前,久而久之只能透過不同外物麻醉、甚至結束生命來了結一切壓力。

  我們需要學習接納自己有各種情緒,無法二十四小時都笑面迎人。在職場上需要戴著面具做人,在家人面前也或許無法展現真實的自己,這些都是我們無法完全避免的事情,但我們能夠為自己尋找一個空間、一段時間,哪怕只是在寧靜的公園裡吃枝甜筒、抑或找個信心的人傾訴,我們不能忘記在生活留下一些時間讓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很多人都會說「愛自己」,而對我而言,接納自己的不同面向,就是愛自己的第一步。或許多學學貓吧,學學牠的自由自在、學學牠的視若無睹。正如我們會喜愛貓,我們也要相信有人會愛真實的自己。

  在鳴草咖啡除了寫文章以外,也偶爾跟貓咪和小孩玩。宜蘭的最後一個下午就這樣簡簡單單的渡過了。如果要用一些形容詞來描述這兩天的生活,就是很簡單、又很奢侈。對,原來成長期間會不經意把一些再簡單不過的事情變得很奢侈,像是睡到自然醒、開懷大笑、盡情吃喜愛的食物、與知己促膝談心等等。望見小朋友因為我們鬼馬的表情大笑、也因為肚餓而放聲哭泣,那份率真和簡單是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擁有的時光,然而在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或者朋輩間的經歷或許令我們不經意地把那些屬於我們一部份的特質隱藏,從而希望得到父母或朋友的讚賞和愛戴。步出咖啡店後,我感到自己的呼吸變得很慢,思緒也很平靜,而這份平靜其實也是快樂的一種。生活的第一步,就是源自於好好呼吸。

  下一站,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