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
《生活是一種藝術》
颱風過後的花蓮天朗氣清,我帶著興奮的心情在風和日麗的花蓮市內開始探索。先吃過民宿老闆所介紹的「一碗小」牛肉麵,然後進入了一間我在地圖上尋找到評分很高的咖啡店——「波提娜麗精品咖啡」。
「這裡只有咖啡唷。」「可以啊。」
「甚麼Latte、沒有cappuccino,只有黑咖啡唷。」「好啊我就是想喝黑咖啡。」
一打開大門,老闆娘就對我作了多番「警告」,這讓我反而更期待接下來會喝到的咖啡。店子不大,卻放滿了老闆娘的收藏,其中一個最吸引我眼球的絕對是那部巨大的留聲機。聽老闆娘介紹才知道它是1911年生產的留聲機,是她等了七年才等到賣家願意放售的古董。除了留聲機,還有林林總總的收藏品佈滿在店內,貴族用的音樂盒暨煙盒、古舊的傢俬、一隻一比一呎吋的貓頭鷹擺設,讓我彷彿走進了一個魔幻國度。老闆娘說這裡可以現沖的豆子有超過五十種,而跟她說過我的喜好之她介紹了好幾種的豆子,但最後我卻選擇了我不常喝的深焙豆子,因為老闆娘很有信心地說這支豆子一定會顛覆我對深焙的認知。雖然最後喝起來並不是我最喜歡的味道,但那獨特的風味和甜感確實讓我對咖啡又多了一點認識,也對於深焙少了一份既定的誤解。在我到處欣賞她的收藏品時,她突然拿起一隻蟲膠的唱片,放在留聲機的唱盤上。唱片緩緩轉動,歌聲從留聲機裡響起,我聽了一會兒後決定直接坐在梳化上閉著眼欣賞。蟲膠比起黑膠更容易受到破損,所以每一次的播放也是在縮短這張唱片的壽命,我由心地感謝她願意跟我分享這張唱片。在這一個空間裡,我感受到老闆娘對咖啡、對收藏、還有對生活的熱誠,我切切實實被感動了,也讓我對未來創業的生活再多了一份憧憬。
音樂是一種藝術、咖啡是一種藝術、生活也是一種藝術。她堅持店內不售賣任何加糖加奶的飲品、也沒有任何食物提供,就是因為她希望呈現咖啡最真實的面向。「不想喝黑咖啡大可以轉頭就離開,那對彼此都是一種尊重。」她不會強逼別人喜歡她的咖啡,她也不會為了迎合大眾而改變這間小店的初衷,這不就是一種最值得學習的生活態度嗎?謙虛與自信是能夠共存的特質,一方面虛心學習、接納別人對自己的表達持不同意見、並嘗試尊重和欣賞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但同時間用心努力做好自己所堅信的事情,並能夠自豪地呈上自己的作品。「這裡喝的,是我研究的咖啡,但這也只是整塊咖啡拼圖的一個碎片。」從老闆娘身上,我了解到更多有關咖啡的學問,也同樣提醒了我要繼續堅持自己所相信的生活。這個世界和這個社會太多標準和規範,告訴我們何謂「正確」何謂「好」,但其實我堅信只要是忠於自己、同時沒有傷害別人的生活,就是對我們而言最好的生活。
通常我去每個地方之前都會做資料搜集,然後標記一些有興趣發掘的地方或小店。以前可能會仔細地計劃甚麼時間要到甚麼地方,但現在我則習慣隨心所行。因為我習慣獨遊後便開始了解到那些標記是讓我在頭腦空白時的一些參考,但並不是一些壓力,而一趟旅行的好壞也不是由景點的數量來斷定。或許有人會說「如果你冇去/食到XXX,就唔算去過XXX!」的確有一些地方是非常值得到此一遊,但一個地方的價值不只是由旅遊景點組成,而是由很多當地的人和事拼湊而成。就好像波提娜麗一樣,如果我在進店之前就已經心裡想要趕到下一個景點,或許我不會用開放的心跟老闆娘隨心地傾談,而接下來的故事也不會發生。所以,為自己的生活留一點空間,好讓自己和身邊的人能夠在這些珍貴的空間和時間裡創造意想不到的圖畫。
波提娜麗的老闆娘告訴我她有另一間店位於花蓮市的美崙,由人流最集中的東大門夜市搭客運大概10分鐘就到達。聽老闆娘說這間二店收藏了一部古董鋼琴,因此第二天我吃了一碗很出名的雞湯小卷米粉後便決定前往「伊萊莎咖啡館」喝一杯咖啡。它除了是一間咖啡店,也是一間咖啡的教學中心。店名「Fair Lady」 的靈感來自電影 「My Fair Lady」,老闆娘希望每個來學咖啡的人都會電影女主角一樣蛻變,在咖啡這條路上「從冇到有」。望著那部古董鋼琴我沒有一絲猶豫就問老闆娘我能否彈奏一下,畢竟已經很久無法彈鋼琴了,更何況是一部古董鋼琴,確實讓我按捺不住。以前的我會希望用鋼琴來表證明自己的能力、甚至價值;但經過近年的種種經歷後,我發現我的心態不知不覺轉變了,我不再那樣注視外來的目光,而是單純地跟這部鋼琴在對話。每一部鋼琴都有自己的特性,有些鍵的重量會比較輕、有些聲音會比較含蓄、而我無法把同一首歌曲在每一部鋼琴上都演奏得一模一樣;相反,我比較像是跟這部鋼琴合作,一同把聲音變成一份情感和故事並傳遞給聽眾。很多人都說要做到好的藝術,一方面我們當然要付諸很多努力去理性了解和練習,但同樣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懂生活,然後把生活中吸收到的點滴變成我們的素材,並且成為一個懂得自處的人,這樣才能呈現坦誠、且恰到好處的情感和訊息給受眾。
美崙和人流最旺的地區相隔了一條美崙溪,而這份相隔一條溪所換來的平靜好讓我稍為躲避禮拜日的熱鬧。跟老闆娘道別後我離開了「伊萊莎咖啡館」,漫步在這個小區,參觀了「郭子究音樂文化館」,和一家古董的家具店「 ART DECO」,再到「羽立咖啡」喝杯茶、吃兩件瑪德蓮。連同昨天所參觀的「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及一些舊書店,我喜歡花蓮這種讓我能夠放慢腳步的氣息。外在環境確實非常影響自己的行為,但同時慢活與否也是一種心態。即使附近沒有甚麼有趣的景點,但一個人在小街上踱步,看著白雲飄浮和樹木隨微風輕輕擺動,已經是一種很實在的滿足。當學校和社會告訴你人要有理想,而且愈宏大愈加分的時侯,平淡已經淪為一個貶義詞。生活平淡、關係平淡、都成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對我來說平淡不代表生活沒有追求、也不代表關係沒有火花,而是學會欣賞和珍惜每一天的小確幸。人有理想固然重要,但理想不應該凌駕在生活之上,即使今天沒有向著目標乘風破浪、也願意繼續欣賞每一個小小的漣漪。我從大學開始習慣每天寫日記、或者簡單地閉眼回想今天的經歷,因為我認為當我們願意放慢感受,就會發現每天的生活當中都會有值得我們快樂的事情、哪怕只是飲到一杯好的咖啡、還是抬頭看到藍天白雲,都是生活中能夠讓自己微笑的事情。所以,即使此刻無法隨意出國旅遊,也嘗試在這個急促的環境下之,為自己找到一個讓內心能夠稍為放慢的方法,或許我們自然能夠從中發現到生活中更多美麗的部份。
石灘配海浪,是我記憶中花蓮的其中一個特色。上次去過七星潭,今次則從美崙一路沿著海岸路走到北濱公園看看海。沿途天色陰暗、卻因此擺脫了炎炎夏日而刮起陣陣海風,直到我走到東大門夜市的時候,就開始下起大雨,感謝天公造美忍到現在才把雨水傾盆而下。我對夜市沒有太大感覺,我更喜歡安安靜靜在小店裡用餐,因此在東大門夜市逗留不足十分鐘就撐著雨傘起行到民宿,沿途吃了一些碳烤、一碗豆花。一路上自言自語,隨心哼著旋律,有時候則靜靜模仿別人說話。傾聽著雨聲、人聲、車聲、同時感受著自己的一呼一吸,這簡簡單單的二十分鐘路程,就這樣結束,也為花蓮站畫上一個句號。
下一站,宜蘭。